跳至主要內容

小寒到!中醫師教你用5種黑色食材暖身 加碼2道超簡單禦寒料理

🌨️小寒節氣為什麼特別重要?

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,台灣每年最冷時段大多落在小寒到立春之間(國曆1/5-2/3)。這段時間濕冷空氣南下,最容易引發「3大健康問題」:

  1. 鼻過敏患者增加40%(早晚溫差大)
  2. 氣喘急診率上升25%(空氣濕度變化)
  3. 關節痠痛求診量多3成(寒氣入侵)

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提醒:「這時節補腎氣就像幫身體充電,要特別注意『黑色入腎』的飲食原則。」


🖤必吃5種黑色超級食材

食材 功效 推薦吃法
黑豆 含花青素抗氧化 煮黑豆茶、燉排骨湯
黑木耳 膳食纖維清血管 涼拌薑絲、煮粥
黑芝麻 鈣質含量超高 撒飯糰、打豆漿
紫米 補血暖胃聖品 煮甜湯、蒸米糕
海帶芽 碘元素防甲狀腺腫 味噌湯、韓式拌飯

⚠️注意:腎功能異常者需諮詢醫師,避免攝取過量高鉀食材


🧑🍳主婦最愛2道小寒料理

🥬開陽金瓜芥菜心(4人份)

材料準備

  • 芥菜心要挑「葉柄肥厚」的比較嫩
  • 蝦米泡米酒去腥更對味
  • 南瓜選栗子南瓜甜度更高

關鍵步驟

  1. 爆香蝦米時加半匙香油,香氣提升2倍
  2. 南瓜泥最後放才能保留營養
  3. 起鍋前淋半匙紹興酒,層次感大升級

🥚高麗菜羅勒煎蛋

阿嬤的小秘訣

  • 高麗菜切丁後用「鹽巴+砂糖」醃10分鐘,脫水更徹底
  • 蛋液加1小匙太白粉水,煎出來更蓬鬆
  • 用苦茶油代替橄欖油,耐高溫不易冒煙

🙆♀️每天3分鐘「撢雪操」教學

跟著雲門教室資深老師這樣做:

  1. 搓熱掌心:快速摩擦雙手30下,感覺發熱就對了
  2. 左肩撢雪:身體微左傾,右手從左肩胛骨「慢慢滑到腰部」,像在拍落積雪
  3. 換邊重複:做完3次換左邊,記得要配合深呼吸
  4. 收功動作:雙手握拳輕捶後腰腎俞穴30下

🌟效果:改善久坐族常見的「膏肓痛」,促進背部血液循環


❄️小寒保暖3要點

  1. 頸部防護:圍巾要蓋住「風池穴」(後腦勺凹陷處)
  2. 足部保暖:穿襪子記得把褲管塞進去,避免腳踝受寒
  3. 飲食禁忌:下午3點後避免喝咖啡,以免影響腎氣收藏

中醫師特別提醒:「最近門診常見民眾吃錯補品,其實小寒進補要掌握『溫潤』原則,像麻油雞這類燥熱補品,建議等大寒後再吃較適合。」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