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泡湯時間怎麼抓?專家曝『黃金時長』避開頭暈昏倒風險

天冷泡湯必看!時間控制是關鍵

最近天氣冷吱吱,溫泉池又開始擠滿人啦!但你知道嗎?前幾天才有阿伯泡到ㄎㄧㄤ掉撞到頭送醫,就是因為泡太久引發低血壓。醫生特別提醒,泡溫泉真的不是越久越划算!

為什麼不能泡超過20分鐘?

當我們泡在熱呼呼的溫泉裡,全身血管會「啵~」地張開來(血管擴張),這時候血壓就像溜滑梯一樣往下掉。如果泡超過15-20分鐘,站起來那瞬間真的會:

  • 眼前突然黑矇矇
  • 耳朵嗡嗡叫
  • 雙腿軟趴趴
  • 嚴重時直接「碰!」一聲倒地

三種人要特別小心!

  1. 三高族群:血管彈性本來就比較差
  2. 吃降壓藥的人:血壓可能掉更快
  3. 銀髮族長輩:對溫度變化反應較慢

達人泡湯SOP大公開

  1. 先沖溫水:從腳尖慢慢淋到胸口
  2. 分段浸泡:每次10分鐘就起身休息
  3. 補充鹽分:喝運動飲料比純水更好
  4. 保持通風:別在密閉空間泡太久

記得哦!泡湯是放鬆不是比賽,與其計較泡多久,不如把握「少量多次」原則。冬天想暖身又保平安,掌握黃金時間才是聰明泡湯族啦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