🤔藥到底該什麼時候吃?5大用藥時機完整圖解
每次拿藥都搞不懂藥袋上的「飯前」、「飯後」嗎?其實連醫護人員都常被問到翻!今天就讓藥師用台灣常用說法帶你徹底搞懂,保證看完變身用藥達人!
🕑【超詳細對照表】各時段定義與適用藥物
🍚飯前服用(AC)
時間點:空腹狀態,通常指用餐前30分鐘~1小時
適合藥物:
- 胃藥(如白色胃乳片)
- 糖尿病藥(如Metformin)
- 甲狀腺藥物
關鍵原理:讓藥物直接接觸胃壁發揮效果,避免食物影響吸收
🍛飯中服用(台灣特有)
時間點:隨餐吃或配第一口飯
適合藥物:
- 降血脂藥(如Statin類)
- 脂溶性維生素(維他命A/D/E)
- 關節炎止痛藥
特殊技巧:有些藥需咬碎配飯吃效果更好
🍲飯後服用(PC)
時間點:吃完飯30分鐘內
適合藥物:
- 普拿疼等止痛藥
- 類固醇藥物
- 鐵劑
貼心設計:多數藥故意設計飯後吃,降低傷胃風險
⚠️ 90%人搞錯的「飯間」冷知識
正確定義:兩餐中間,通常是飯後2~3小時
常見誤解:很多人以為是「邊吃飯邊吃藥」
實際應用:
- 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
- 特定抗生素
- 需避開食物酸鹼值的藥品
🌙睡前用藥關鍵時刻
最佳時機:躺床前30分鐘
必備藥物:
- 助眠劑(如Stilnox)
- 降血壓藥(部分長效型)
- 抗過敏藥
溫馨提醒:吃安眠藥後別再滑手機!
💊「需要再吃」的頓服藥物
常見種類:
- 退燒藥(如依普芬)
- 急性止痛藥
- 止瀉藥
注意重點: - 每次吃要間隔4-6小時
- 每日最多不超過4次
- 連吃3天沒改善要看醫生
🥛飲品搭配地雷區
飲料類型 | 危險組合 | 後果 |
---|---|---|
牛奶/優酪乳 | 抗生素 | 降低藥效 |
葡萄柚汁 | 降血壓藥 | 藥效過強 |
咖啡/茶 | 氣喘藥 | 心悸風險 |
酒精 | 感冒藥 | 肝損傷 |
黃金守則:最安全就是用常溫開水配藥,水量至少要200cc!
📍藥師小叮嚀
-
忘記吃藥時:
- 如果接近下次用藥時間直接跳過
- 千萬別自行加倍補吃
-
特殊劑型處理:
- 腸溶錠不可剝半
- 口含錠要慢慢溶解
-
慢性病用藥:
- 最好設定手機提醒
- 買週期藥盒分類裝好
👩⚕️最後提醒大家,每家藥廠的配方不同,就算相同成分的藥,也可能因劑型設計需要不同服用方式。最保險的做法還是把藥袋留好,每次回診都帶給醫師確認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