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掉髮全解析|中醫師教妳對症養護秘訣
最近診間好多新手媽咪都在問:「生完小孩頭髮一直掉怎麼辦?」、「洗頭排水孔都被頭髮塞住正常嗎?」今天就來幫大家完整分析4大產後落髮類型,連保養細節都整理給妳!
🌀掉髮類型診斷書|先搞懂妳屬於哪一種
▍類型1|「每個媽咪都會經歷」生理性落髮
👉🏻高發期:產後3-7個月
👉🏻每日掉髮量:100-300根(約綁馬尾鬆開後掉髮量)
👉🏻持續時間:平均3個月
📌發生原因全圖解
- 孕期雌激素暴增→頭髮進入「超長待機模式」
- 產後賀爾蒙驟降→頭髮集體進入退休狀態
- 掉髮滯後效應→懷孕期間該掉沒掉的髮絲開始大離職
💡保養重點:
✔️選用寬齒按摩梳替代細梳
✔️洗頭水溫控制在38度以下
✔️吹髮前先拍乾頭皮水分
▍類型2|「元氣大傷」氣血虛弱型
👩🏻⚕️中醫經典說法:「髮為血之餘,氣足則髮榮」
📌這類媽咪要當心:
✓ 生產時出血超過500ml
✓ 月子期間沒補夠營養
✓ 哺乳期常頭暈眼花
✓ 指甲出現明顯橫紋
🥘食補黃金組合:
食材 | 功效 | 推薦吃法 |
---|---|---|
黑芝麻 | 補肝腎潤五臟 | 搭配核桃打成糊 |
紅藜麥 | 高蛋白補元氣 | 煮粥時加1把 |
桑椹 | 養血烏髮 | 自製無糖果醬 |
▍類型3|「情緒炸彈」壓力型落髮
⚠️出現這些警訊要注意:
- 半夜餵奶後難再入睡
- 對寶寶哭聲異常焦慮
- 莫名想哭次數變多
- 肩頸僵硬像石頭
🧘♀️快速放鬆3招式:
- 深呼吸法:吸氣4秒→憋氣7秒→吐氣8秒(每天5循環)
- 穴位按摩:拇指按壓「內關穴」+「太衝穴」各3分鐘
- 芳香療法:將1滴真正薰衣草精油塗在手腕脈搏處
▍類型4|「頭皮冒油」濕熱型落髮
💦自測表:符合3項以上要注意!
- 洗完頭隔天就出油
- 髮際線長小紅疹
- 頭皮屑呈黃色塊狀
- 大便黏馬桶沖不乾淨
- 舌苔厚又黃
🌿中醫調理秘方:
1. **清熱茶飲**:淡竹葉3g + 薄荷葉2g → 500cc熱水沖泡
2. **洗頭配方**:煮過的迷迭香水當最後沖洗水
3. **忌口清單**:麻油雞、十全大補湯、油炸物
🛑預防產後掉髮5大實戰守則
-
洗頭手法升級
✅先梳開發尾再沖水
✅洗髮精起泡後再接觸頭皮
✅用指腹畫Z字型按摩 -
睡眠黃金時段
⏰晚上11點前躺平(肝經運行時間)
🌙午休把握「子午覺」原則(11-13點睡20分鐘) -
營養補充關鍵
💊鋅+生物素+B群→毛囊三劍客
🥛每天至少喝2000cc溫水 -
頭皮運動教學
👉🏻雙手握拳用第二指節按壓頭皮
👉🏻從前額到後頸分5條線按摩
👉🏻每天早晚各做3分鐘 -
造型注意事項
❌避免高馬尾/包頭等拉扯髮型
❌染燙至少等產後9個月
✔️改用真絲枕套減少摩擦
📌給媽咪的暖心小叮嚀
如果發現這些情況要就醫:
⚠️掉髮超過8個月未改善
⚠️頭皮出現硬塊或膿包
⚠️髮際線明顯後退形成M字
記得產後掉髮是暫時的!只要保持心情放鬆、適當調理,約90%媽咪在寶寶周歲前都會恢復正常髮量。照顧寶寶的同時,別忘了也要好好疼惜自己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