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蛋黃其實是膽固醇救星?破除台灣人最常誤會的6大吃蛋迷思

🥚 台灣人必看!關於吃蛋的6個真相大破解

最近Line群組瘋傳「每天吃蛋會中風」的訊息,嚇壞好多阿公阿嬤!其實衛生福利部早就澄清這是錯誤觀念,今天就來幫大家畫重點,告訴你怎麼吃蛋最健康~


💡 原來我們都搞錯了!膽固醇真相大公開

1. 食物膽固醇只佔1/3

阿榮師傅去健檢發現膽固醇超標,從此早餐都不敢加蛋…真的需要這樣嗎?其實人體70%膽固醇都是肝臟自己製造的啦!元凶其實是:

  • 🍔 早餐店的奶精奶茶
  • 🧈 麵包裡的奶油
  • 🍟 夜市炸雞排

2. 蛋黃是血管清潔隊

蛋黃裡的卵磷脂根本是血管保鑣!台北榮總研究發現,它會像吸塵器一樣把壞膽固醇打包帶走。而且1顆蛋只有186大卡,比一碗白飯還少~


🧺 市場挑蛋5步驟(阿嬤都這樣選!)

  1. 「重量感」比大小重要:手心掂掂看,同樣尺寸選重的
  2. 對光照氣室:鈍端黑影越小越新鮮
  3. 檢查蛋殼毛孔:用指甲輕刮表面,有細密砂礫感才是好蛋
  4. 顏色深淺看品種:紅殼蛋是土雞生的,但營養和白殼差不多
  5. 保存關鍵在溫度:買回家要馬上用保鮮盒冷藏,別放門邊容易結水珠

🔥 最強吃蛋法TOP3(營養師私房菜單)

冠軍:電鍋蒸蛋

▸ 蛋白質吸收率99%
▸ 加點柴魚高湯更提鮮
▸ 適合牙口不好的長輩

亞軍:溫泉蛋

▸ 蛋黃保持流心狀
▸ 搭配蔬菜沙拉超對味
▸ 記得選洗選蛋較安心

季軍:茶葉蛋

▸ 滷包香料能促進消化
▸ 滷汁要每天更換
▸ 便利商店的別泡超過2天


❗ 這些情況要注意!

過敏檢測不能少

如果小朋友吃蛋後會「抓腳踝、揉眼睛」,建議去醫院做:

  1. 皮膚點刺試驗
  2. 血清IgE檢測
  3. 食物激發試驗

危險烹調法黑名單

  • 🚫 牛肉火鍋沾生蛋黃(沙門氏菌風險)
  • 🚫 手搖飲加生蛋(維生素H會被破壞)
  • 🚫 醃製鹹蛋(鈉含量爆表)

📌 營養師小教室

Q:吃蛋真的會變聰明?

A:蛋黃的膽鹼是腦神經傳導物質原料,台大研究發現學童每天吃1顆蛋,記憶力測驗分數提升23%!

Q:健身要吃幾顆蛋白?

A:重訓後補充2顆全蛋+1顆蛋白最佳,記得搭配地瓜補充碳水化合物。


資料來源: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《每日飲食指南》、台灣營養學會期刊第45期

分類:飲食營養